七日谈:美国”芯片法案”害人终将害己
近日,美国国会通过了《芯片与科学法案》。据《纽约时报》报道,该法案融合了经济和国家安全政策的内容,旨在提升美国科技和芯片业竞争力。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该法案充斥着霸权逻辑和冷战思维,将严重扰乱全球芯片供应链。
这项法案的原始版本在2019年被提出,得到两党许多议员的支持。但两党斗争激烈,且都想在这部必能通过的法案中夹带私货,以致其经历数次修改。如今,在芯片厂商和中期选举的压力下,两党达成妥协。具体来看,法案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:一是《2022年芯片法案》,将为美国的芯片制造提供527亿美元的直接补贴,向在美国的芯片厂商提供240亿美元的税收优惠,拨款100亿美元用于在全美创建20个区域技术中心;另一部分是《研发、竞争和创新法》,授权国会在未来10年拨款2000亿美元,促进半导体、人工智能、机器人、量子计算等关键技术的研究。
美国制定该法案是出于国家安全、重振制造业、对华战略竞争等多方面的考虑。尽管美国仍是半导体技术最强的国家,但除了英特尔之外,其他公司均以芯片设计为主,制造都是由台积电、三星等公司代工。1990年美国的芯片产能占全球40%,目前只剩下12%。相比之下,中国台湾地区的产能已占到全球的65%,中国大陆的占比也上升到10%。美国芯片供应严重依赖亚太地区,特别是90%的高端芯片需要进口,竭力拉拢各大厂商在美投资设厂,便成为一种必然。